1)第五十八章 深秋赏菊赋诗雅Ⅱ_红楼之凌云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景恒苦笑道:“林姑娘莫要为难我了,你们几位已经把这写菊的诗篇作得淋漓尽致,哪还有我发挥的余地,就不献丑了。”

  史湘云不依不饶,“恒哥儿莫作那惺惺作态的举动,都知道你文采斐然,作得诗词每篇不风靡京师,传遍大江南北,还请写下一首。”

  “唉,那我就和一首吧。”

  景恒提笔写下:“今日幸得赋九华,碎剪寒英填作句。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

  “你这油奸水滑之人”史湘云一点也不客气地道。

  指着景恒,“我们费心费力,才写的诗词,就想跟你比试一番,拿你当标尺,测量一下自己的深浅。结果你却来一手顺水推舟,蒙混过关去了。这万万不行。”

  “湘云妹妹,话不可乱说。”

  薛宝钗站了出来。

  “恒哥儿这首诗,就算是他随手一作,这最后一句‘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也是极有韵味。诗家作诗,要求留好字以助警策,留好韵以助精神。”

  “‘冷落西风吹不去‘深刻地表现了黄菊的品格:“涉变节而不伤,凌九秋以愈馥。”这是恒哥儿对黄菊的赞颂,也包含着对自己的勉励,同时,从中也表现了恒哥儿的志趣取向。”

  薛宝钗说完,看着景恒赞赏的目光,朝景恒行了礼,红着脸退回林黛玉的身后。

  林黛玉听完薛宝钗的话,也觉得有些心灰意懒,她早就察觉出来,自己和姐姐妹妹作的诗篇再精致巧妙,都是闺房女儿们的无病呻吟,悲春悯秋。

  也只有如恒哥儿一般,走遍山川江河,读书万卷的人才能作出有深度和角度的诗篇。

  “还是不行。”

  史湘云依旧不依不饶。

  “恒哥儿,你的诗我们见了,但是你的词更令我们佩服。早先因为你的词,我们都决定起词社了,所以,今日你必须要作一首词来,要不可不能轻易让你走脱。”

  “湘云妹妹,今天可是盯紧我了,也罢,看来今日为脱得这鸿门宴,也得有两三分本事不可。”

  听完景恒史湘云的对话,众人皆拍手,赞道:“不愧是绝不饶人的史大姑奶奶!”说完立马围了过来,催促景恒写词。

  景恒看着薛宝钗,多日未见,心中思念的情绪更甚,看着她那一汪杏眼,想起第一次见面的惊鸿一瞥。

  初见一瞥,再见已千年。

  道:“最近忙于学业考试,走各路亲戚关系,却疏忽了宝姑娘,作词一首,向宝姑娘赔罪。”

  于是挥笔写下。

  “小舟帘隙,佳人半露梅妆额。绿云低映花如刻,恰似秋宵一半银蟾白。结儿梢朵香红仂,钿蝉隐隐摇金碧。春山秋水浑无迹,不露墙头些子真消息。”

  众人看了,不由得大声叫好。

  贾探春在一旁看了一会,对林黛玉和史湘云说道。

  “都怪湘云妹妹,非逼得恒哥儿写下这词,这词一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