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宋奇观+1_回到北宋当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燕京行宫太过寒酸。

  整个燕京行宫,支出最多的就是铺了一亿块的地砖。

  其他的都是按照赵桓的要求,能省就省的指导方针下,这个皇宫在朝臣们看来,有些破烂,不够精致,不足以彰显皇家威严。

  赵桓始终觉得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艮岳宫倒是建的极为精美,难道赵佶就有皇家威严?

  自己弄出来的这个大城,不禁创造了就业,而且小气的没用什么金丝楠木、鎏金瓦、烫金窗纸、红木宫器等等乱七八糟的奢靡之物,就没有皇家威严了吗?

  燕京大朝会用的大庆殿,琉璃瓦居然不是纯粹的明红色,居然是五彩斑斓,这在帝王的规格中,实在是过于不伦不类。

  但是,反而有人夸赞他的绮丽,连燕京城的大多数房上的瓦,都成了如此模样五彩斑斓。

  赵桓没觉得丢人,恰恰相反,赵桓觉得自己非常的有威严。

  一个皇帝给国民带来了尊严,就是黑色,都能冠以五彩斑斓的黑来夸耀。

  从迹不从心的中原王朝,就是这么实在。干得好,就会有人夸。

  赵桓通过午门踏进了这座燕京行宫。

  赵英指着正前方说道:“大庆殿!面阔十八间,进深五间,长三十丈,宽十丈,高约八丈。丹陛台宽约十步。”

  “我让你装的避雷针你装了没?”赵桓问道。

  他很关心这个问题,高二十四米的建筑物,在这空旷的地方,不是找着挨雷劈吗?

  赵桓可不想自己上朝的时候,一道闪电划过,自己这大庆殿就没了,这样的人场面,实在是有些让人害怕。

  “那是必然,官家。”赵英赶紧点头。

  虽然不知道那是什么原理,但是自从官家拿出那个奇形怪状的叉子,插在汴京的双铁塔和大庆殿之后,真的再没有雷殛了。

  赵桓点了点头,这种宫廷失火很容易引得朝臣议论,避雷针的原理并不复杂,赵桓简单描述之后,大宋大庆殿用的效果是极为不错的。

  他不希望因为什么狗屁倒灶的宫廷雷殛,让大家丧失了信心。

  赵英陪着赵桓继续往前走说道:“官家,按着周礼,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太庙在左边,社稷坛在右面,行宫正前面是朝臣们处理公务的三省衙门,皇宫后面是集市。”

  “再往后走就万岁山了,是挖开护城河后,堆叠的土堆出来的小丘,已经修成了庄园,漂亮谈不上,但还算宜人。倒是整个燕京最高的地方。”

  赵桓心里咯噔一下!这个万岁山,怎么听得这么背后发凉呢?

  “赵英,我问你,这万岁山上,有没有一棵长歪了的槐树?”赵桓问道。

  “官家,臣早一步到燕京,这万岁山的山顶,确实有几棵长歪了的槐树,不过树木曲折乃是自然之理,官家。”沈从在旁补充道。

  他早早的来到了燕京,布防亲从官和清理整个皇宫里的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