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八章 推波助澜_烽火十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不是韩熙载算是与自己交好,恐怕自己还陷在扩增兵额的狂喜当中,岂料这四万兵额是虎口夺食从何敬洙的手中抢的,更别说以后自己的枕边还要添上张文表这头勐虎。

  韩熙载吐露内情的用意自然是要让李源明白,既然同为燕王的支持者,那么不管朝局如何变化,他韩熙载和李源如今还是自己人,却不知李源压根儿没有想到此节,知道经过之后只是长叹一声,随后陷入沉思当中。

  自穿越而来将近一年,得知自己正处在南唐保大年间,李源无数次地在脑海中脑补过即将到来的那场让南唐从繁华到衰落的大战,李源的诸多行为也是鉴于身处大乱来临之前的这个阶段而做出的决定,在周军南下前尽可能壮大自己的实力。

  李源始终抱着一种希望,相信自己有力量能在身处的这个时代立足,甚至有所改变,至少能改变后世史书上所记载的,那个短命的南唐国,那个纷乱的五代十国,因为过后的宋朝,只不过是浮华烟云掩饰下的虚假繁华,终究避免不了外族入侵而带来的可怕劫难。

  而如果李源的经历是历史的分支,或者说是一段虚妄的平行历史的话,那么即将发生的一切便未必会发生。或者说,有某种力量可以将之扭转和转向,那么李源希望历史的车轮能稍有偏离,由于自己这个本不在这段历史之内的人出现在这里,若历史依旧不变,岂非是个荒谬的悖论?

  李源不止一次的想,也许正因为自己的到来,将到来的一些事情便不会发生,而确实李源也做到了一些改变。

  就譬如如今楚地的形势,乃至此刻朝堂的变局,不得不说都和自己有关,譬如刘言、周行逢,这两位枭雄已经归于尘土,而真实历史中,此时此刻应该还活的好好的。李源觉得自己就像是被冥冥之手丢入池塘中的一条鲶鱼,自己的出现从逻辑上是应该改变很多事件的。

  但现在,李源觉得自己错了。

  历史并未因为自己的到来而转向另一面,甚至有可能因为自己的出现而加速进入那个不得不面临的乱局。

  四万兵额引发的一连串后果恰恰让李源最不想看到的一幕发生了,张文表得以重掌兵权,并且复归楚地。李源并非担忧张文表有多么骁勇,而是如今朝堂上徐铉、魏岑、李征古等人上位,魏岑、李征古两人显然已靠向郑王一党,而张文表又得以外镇,与何敬洙同气连枝卡在自己通往江南的咽喉上,如今南唐的军政大权,郑王一党可谓占尽上风。

  换句话来说,郑王争储的条件到此时已经几近成熟,几乎已经成不可遏制之势。这似乎又为郑王李从嘉的登基之路增添了另一块重重的砝码,这是历史上未曾出现过的变动,而这一切居然好像便是因自己而起。

  实际上在李源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